晚唐浮生 第135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侍郎所言极是。”赵光逢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下了,在离京之前,加紧办理了吧。”
  忠勇亚隆王册封完毕,延孙自可回去当他的赞普,但妻儿留在京中为质,这是大夏的规矩。
  他走后,就剩象雄那边了,问题不大。下半年的时候,铁哥应该也能回去当个“小赞普”。
  他们哥俩这一搞,偌大的吐蕃,可能就再也无法统一了。
  对大夏来说,这不是坏事。
  你们越分裂、越弱小,“汉地狮子赞普”、“经典皇帝”、“孔子小化身赞普”才更容易发挥影响力。
  不知不觉间,这个天下竟然这般广阔了。
  单从土地上来说,很多地方没费多少力就拿下了——至少名义上如此。
  遥想开国前后,王师攻伐二朱、王师范、河北诸镇,打得那叫一个胶着。
  打完之后,地盘也没见扩大太多。
  但到了最近十年,大夏开疆拓土简直可以用“鲸吞”来形容。
  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只能用水到渠成来形容。
  赵光逢几乎与萧蘧同时抬头,看向挂在正厅中央的舆图,然后目光碰触,相视一笑。
  第011章 幸东都
  五月初,第一批东行的官员、车马离开西京,前往洛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行驶在驿道上的四轮马车陡然多了起来。
  一辆接一辆,无论是向东行驶还是向西,都满载货物。
  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横空出世也有些年头了。
  最开始其实有点不温不火,主要是朝廷在买。更准确地说,是户部和枢密院在买——朝廷也是要大批运输车辆的,不能总是自民间征发。
  但在最近三年,每年都能卖出去几百辆。
  内务府开办了蓟城、灵宝、宝鸡三家车辆厂,基本已经满负荷运转。今年春社节过后,又在徐州彭城县郊外,觅址兴建新的四轮马车工坊。
  内务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府监储仲业对自己的能力很有逼数,对手下人的能力也很有逼数,在圣人问询后,他已经做出决定:花三年时间慢慢关闭各大毛布工坊,因为越来越难以挣到钱了。
  关羊毛纺织工坊的同时,增开四轮马车、香皂、制糖工坊,这些都是他们认为可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至少十几年——给内务府持续提供利润的行当。
  内务府少监崔居俭、府丞何允濂觉得可能太过乐观了。
  虽然朝廷严厉打击,但私下里开工建造四轮马车销售的民间工坊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躲在深山里边,就地伐木、阴干,加工制造。实在查得紧了,门一关,回家歇一阵子再说,总之难以完全杜绝。
  何允濂觉得,等哪天民间四轮马车工坊遍地开花的时候,朝廷也难以责罚所有人。真到了那时候,也就只能收一笔钱,给他们发个牌照,顺势放开了,即便再不情愿——事实上,圣人未必就不情愿了。
  “这辆四轮马车绝对不是内务府造的。”前往渭南县的路上,何允濂马鞭一指,说道。
  那辆马车比内务府款式的略大一些,车厢内层层叠叠堆满了毛布,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几乎都看不见车厢本来的模样了。
  “这车怎么不塌了?”公子哥高伦惊叹地看着那些满载货物的四轮马车。
  装满了布匹,甚至连驭手头顶都有延伸出来的捆扎好的布匹一角。在一等国道上行走时,宛如小山在移动,看不见车厢、看不见驭手,只有“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