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7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就见不得百姓受苦,更愿意看到百姓一个个的都能过上好日子。
  让百姓的儿子也能入朝为官,为自己、为朱家、为天下人做事。
  这是朱元璋乐意看到的。
  凭什么只有那些世代读书的人家,才能入仕为官。
  凭什么种田的儿子,就不能当官了?
  其实,正是有着这种‘反骨’。
  才是真正早就了如张二工那样匠籍出身的匠人,能成为大明朝身着红袍,官至正二品工部尚书的原因所在。
  皇帝就是想要让天下的读书人和那些所谓的千年、百年世家好生的看一看。
  他提拔的一个匠人,也能当官,且还能做的比他们更好!
  改一改大明现行的户籍制度?
  朱元璋的心中已经开始思考着,要是更改的话,该如何有序稳定的,在保证天下平稳的情况下,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
  “少师如何看这小子说的?”
  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津津有味的询问起了袁素泰的意见。
  袁素泰想了想,没有急于开口。
  而是对皇帝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引着皇帝继续压着脚下的田埂往前走。
  朱元璋也不急切。
  他和袁素泰算得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经过里前元末年那好似永无尽头的灾难。
  两人走在最前面,身边就是那些还尚未收割的稻谷。
  地里头忙碌着的百姓对皇帝并不陌生。
  见着皇帝走在自家的田埂上,也没有想要上前攀谈的打算,只是远远的看几眼,便继续手头上的活。
  要尽快将庄稼收回家,然后交给官府,让官府送给皇帝陛下。
  袁素泰向前走了一阵子。
  随后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觉得如今的我大明的稻谷产量如何?”
  “今非昔比。”
  朱元璋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也正是因为今非昔比,所以袁素泰才成了如今当朝第一的文官。
  所说他的权力并不大,官职依旧仅限于上林苑监。
  但即便是文渊阁里的那几位,也不敢轻易无视袁素泰偶尔递过去的话。
  袁素泰又道:“是啊,今非昔比。要叫陛下笑话,老臣便是如今瞧着这些,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
  朱元璋微微一笑:“俺又何尝不是如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