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7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的像是在做梦一样啊。
  比当年自己这个泥腿子当上皇帝,还要梦幻。
  袁素泰笑了:“臣不懂国家的事情,却知道,即便如今这稻穗粒数再难增多,却定然还有增产的法子,这也是老臣余生里要做的事情。”
  朱元璋点头道:“少师永远是我大明上林苑监的监正,不论何时,我大明亿兆百姓,心中都该记着少师的功德。便是将来朕到了入土为安的那一天,少师也得陪在离着朕最近的地方。”
  不经意之间,皇帝给了袁素泰一个天大的恩荣。
  袁素泰躬身谢恩,继而说道:“既然农事如此,老臣以为,国事也该是如此。老臣虽然老了,但老臣如今可是也教出了好几个徒弟,都做的很不错,老臣相信,他们定然会比老臣做的更好。”
  说完这句话之后,袁素泰便挽起袖子,走进了一侧已经收割完的空地里。
  这位不想帝国少师,而更像是一个老农的老倌儿,弯腰俯身在地里,一点一点的捡拾着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子。
  不远处的农家看见了,只是有些疑惑,却并未上前阻止。
  不过是几斤几两的稻谷而已,那老官拿去也就拿去了。
  要是顺带能让陛下尝一尝这自家地里种出来的庄稼,才是最好的。
  朱元璋站在田埂上,却是笑了起来。
  自己这一身反骨,何曾有过墨守成规的性子。
  于是,他也脱了鞋子,在孙狗儿惶恐的注视下,跳进一旁的田地里,跟着袁素泰一起捡拾田里散落的稻谷。
  ……
  第六百二十一章 捷报传京师
  皇帝带着一帮官员,在应天城外的田间地头整整忙活了半天。
  收获颇丰。
  去掉尘土杂质后,竟然是生生捡拾足了十来斤的稻谷。
  百姓们觉得这是皇帝陛下捡到的,那自然是占了龙气的,万不能进了自家的谷仓里。
  双方几番推辞。
  最终以应天府知府老爷,代皇帝陛下,自讨腰包,十两银子买回了这十来斤的稻谷。
  百姓们觉得赚大发了,希望皇帝老爷能天天带着愿意掏腰包的知府老爷过来捡拾地里散落的稻谷。
  皇帝老爷也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百姓们依旧是那么的淳朴,这让他觉得自己近三十年的执政思路,是没有错的。
  皇帝满载而归。
  倒是不曾注意到,跟在他后面,花了大半个月伙食钱只换回来十来斤带壳稻谷的应天知府,还在琢磨着回家之后如何与夫人分说。
  自己这位应天知府,是怎么用十两银子,成功的换回了十多斤沉重的带壳稻谷。
  在皇帝对着所有聚集在村口的百姓面前,郑重许诺大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过,家家户户的米缸会越来越满之后,才在百姓们热切的鼓掌声中摆驾回宫。
  离着应天城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