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节(2 / 4)
众人全都站了起来,连老太太也由苏妈妈扶着,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大老爷带头,众人鱼贯着到了正门迎接。
又等了大概一刻钟,就看见远远的一队马车行驶了过来。四老爷这次进京述职可是把家都搬来了,马车上都是他的家什。
马车停了下来。二老爷先掀了帘子从里面跳了下来,紧接着承祖和承宗扶着一个清癯的老人下了车,不是老太爷还有何人。
老太爷比离开的时候瘦了不少,满面风尘之色,好在精神还好。雨澜就不由得眼眶微湿。
大树底下好乘凉。老太爷在的时候,她没有什么感觉,可是老太爷不在的这段时间,杨家出了多少事,简直乱成了一团,可见封建大家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后边的马车上下来一群人,有男有女,领头的是个年逾四旬的中年男子,容长脸,皮肤白净,眉目之间和老太爷有几分相似,这就是四老爷无疑了。
等老太爷站定了,众人纷纷上前来见礼。老太爷面带微笑叫众人起来,看见叶邑辰也在,便到:“老朽行将就木之身,劳烦王爷亲自来一趟!”
叶邑辰笑着道:“您是长辈,应当的!”
老太爷点点头,对众人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还是进去再说罢!”众人答应着,簇拥着老太爷进了松鹤堂。
到了松鹤堂的大门口,发现苏妈妈扶着颤颤巍巍的老太太等在那里,老太爷紧走几步,亲手扶住老太太:“你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好,怎么不好好呆在屋里,非要出来!”声音非常柔和。
老太太双上颤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老太爷,“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
雨澜看着心里微酸,老太爷一大把年纪还要离家远游,不过就是为了躲开朝廷斗争的倾轧,说穿了还是为了杨家这个大家族。
老太爷扶着老太太进了松鹤堂,两个人在罗汉床上坐了。四老爷一家子便先来拜见老太太。
四太太张氏三十多岁年纪,生的修眉细眼,四老爷是庶子,她也是庶女,大概是从小未曾受过太好的教育,行动间就有些拘谨。跟着四老爷一起向老太太下跪磕头:“给老太太请安!常年在外的,未能孝敬老太太,请老太太恕罪。”
老太太说话不便利,苏妈妈未等她吩咐,就上前去把四太太扶了起来,跟在四太太身后的几个孩子就上前来给老太太磕头。
四 太太一子两女,长子和长女都是嫡出的。长子今年十五岁,皮肤微黑,先上前给老太太磕头:“孙儿给祖母请安!”一看就是个规矩的孩子。大太太就在一旁道: “这个是瑞哥儿吧,当年四叔离京的时候,还不到十岁,才这么高,”她用手比了一下,“如今都长成大小伙子了!”语气之间颇为唏嘘。
老 太太高兴地拉了孙子的手,上看看下看看。见面礼早就准备好了,示意了一下,苏妈妈就立刻拿出一个由墨玉雕成麒麟状的镇纸。瑞哥儿也是识货的,见那镇纸是整 个一块玉雕刻而成的,而且雕功非凡,栩栩如生,一看便知道这东西价值不菲,就去看四太太,四太太笑道:“既是祖母赏你的,就好生接着吧!”
瑞哥儿这才恭恭敬敬地双手接了,小心地交给一旁的贴身丫鬟收好了。
大太太就问:“瑞哥儿如今也是在读书吧,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下场去试试?”
杨承瑞恭敬地道:“回大伯母的话,侄儿愚钝,今年才刚刚过了府试,准备明年春天参加院试。听说家里的二位哥哥都已经中了举人,三哥哥还是顺天府的解元。如今连春闱都已经下过场了,想必一个进士是稳稳当当的,正好请两位哥哥指点一二。”
众人听了“春闱”俩字神色都有些不自然。大太太道:“你们都是叔伯兄弟,不必这么客气。读书上有什么疑问,只管去问你三哥哥好了!”承宗可是复试的第一名,若不是受到了牵连,殿试完了中个状元也不是不可能。
而承瑞还只是个半拉子秀才,需要过了院试才能算得上是个秀才。一个状元指点一个秀才,自然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
承瑞听了赶紧躬身道谢:“那侄儿就先谢谢大伯母了。”
二太太就不由撇撇嘴。承宗的状元还没考出来呢,瞧这张狂的!
四太太又从身后拉出一个女孩子来,这便是雨澜从未见过的六姐姐杨雨莲了。
雨澜就细细地打量着六姑娘,只见她生了一张鹅蛋脸,长得颇为秀美端庄,只是眉宇之间笼着一股轻愁。叫雨澜微微吃惊的是,到现在她仍然梳着姑娘的发式。要知道六姑娘可比雨澜还大一岁呢,如今竟然还没有出嫁?
那不是已经十八岁了?这个时代十八岁再不出嫁,那婆家可就不好找了!
二太太就笑道:“一晃几年不见,莲姐儿都长成大姑娘了,真是女大十八变,你瞧瞧着模样、这身段、这腰条,真是随了咱们老杨家!”
六姑娘本来就有些拘谨,二太太这一打趣,她立刻羞得脸色通红,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雨澜就在一旁抿了嘴笑:“二婶,瞧您,把六姐姐都给吓着了!”雨澜虽说是小字辈的,可是这所有的女眷之中,她的地位最高,所以她出头给六姑娘解围也算是合适。
二太太就掩袖而笑,冲着雨澜道:“我的错我的错!我本来就是个粗鄙之人,还以为个个都像侄女一般,不怕我打趣呢!”雨澜立刻娇嗔不依,“二婶见了六姐姐就不疼侄女了,我可不依!”众人都跟着笑起来,尴尬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了。 ↑返回顶部↑
又等了大概一刻钟,就看见远远的一队马车行驶了过来。四老爷这次进京述职可是把家都搬来了,马车上都是他的家什。
马车停了下来。二老爷先掀了帘子从里面跳了下来,紧接着承祖和承宗扶着一个清癯的老人下了车,不是老太爷还有何人。
老太爷比离开的时候瘦了不少,满面风尘之色,好在精神还好。雨澜就不由得眼眶微湿。
大树底下好乘凉。老太爷在的时候,她没有什么感觉,可是老太爷不在的这段时间,杨家出了多少事,简直乱成了一团,可见封建大家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后边的马车上下来一群人,有男有女,领头的是个年逾四旬的中年男子,容长脸,皮肤白净,眉目之间和老太爷有几分相似,这就是四老爷无疑了。
等老太爷站定了,众人纷纷上前来见礼。老太爷面带微笑叫众人起来,看见叶邑辰也在,便到:“老朽行将就木之身,劳烦王爷亲自来一趟!”
叶邑辰笑着道:“您是长辈,应当的!”
老太爷点点头,对众人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还是进去再说罢!”众人答应着,簇拥着老太爷进了松鹤堂。
到了松鹤堂的大门口,发现苏妈妈扶着颤颤巍巍的老太太等在那里,老太爷紧走几步,亲手扶住老太太:“你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好,怎么不好好呆在屋里,非要出来!”声音非常柔和。
老太太双上颤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老太爷,“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
雨澜看着心里微酸,老太爷一大把年纪还要离家远游,不过就是为了躲开朝廷斗争的倾轧,说穿了还是为了杨家这个大家族。
老太爷扶着老太太进了松鹤堂,两个人在罗汉床上坐了。四老爷一家子便先来拜见老太太。
四太太张氏三十多岁年纪,生的修眉细眼,四老爷是庶子,她也是庶女,大概是从小未曾受过太好的教育,行动间就有些拘谨。跟着四老爷一起向老太太下跪磕头:“给老太太请安!常年在外的,未能孝敬老太太,请老太太恕罪。”
老太太说话不便利,苏妈妈未等她吩咐,就上前去把四太太扶了起来,跟在四太太身后的几个孩子就上前来给老太太磕头。
四 太太一子两女,长子和长女都是嫡出的。长子今年十五岁,皮肤微黑,先上前给老太太磕头:“孙儿给祖母请安!”一看就是个规矩的孩子。大太太就在一旁道: “这个是瑞哥儿吧,当年四叔离京的时候,还不到十岁,才这么高,”她用手比了一下,“如今都长成大小伙子了!”语气之间颇为唏嘘。
老 太太高兴地拉了孙子的手,上看看下看看。见面礼早就准备好了,示意了一下,苏妈妈就立刻拿出一个由墨玉雕成麒麟状的镇纸。瑞哥儿也是识货的,见那镇纸是整 个一块玉雕刻而成的,而且雕功非凡,栩栩如生,一看便知道这东西价值不菲,就去看四太太,四太太笑道:“既是祖母赏你的,就好生接着吧!”
瑞哥儿这才恭恭敬敬地双手接了,小心地交给一旁的贴身丫鬟收好了。
大太太就问:“瑞哥儿如今也是在读书吧,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下场去试试?”
杨承瑞恭敬地道:“回大伯母的话,侄儿愚钝,今年才刚刚过了府试,准备明年春天参加院试。听说家里的二位哥哥都已经中了举人,三哥哥还是顺天府的解元。如今连春闱都已经下过场了,想必一个进士是稳稳当当的,正好请两位哥哥指点一二。”
众人听了“春闱”俩字神色都有些不自然。大太太道:“你们都是叔伯兄弟,不必这么客气。读书上有什么疑问,只管去问你三哥哥好了!”承宗可是复试的第一名,若不是受到了牵连,殿试完了中个状元也不是不可能。
而承瑞还只是个半拉子秀才,需要过了院试才能算得上是个秀才。一个状元指点一个秀才,自然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
承瑞听了赶紧躬身道谢:“那侄儿就先谢谢大伯母了。”
二太太就不由撇撇嘴。承宗的状元还没考出来呢,瞧这张狂的!
四太太又从身后拉出一个女孩子来,这便是雨澜从未见过的六姐姐杨雨莲了。
雨澜就细细地打量着六姑娘,只见她生了一张鹅蛋脸,长得颇为秀美端庄,只是眉宇之间笼着一股轻愁。叫雨澜微微吃惊的是,到现在她仍然梳着姑娘的发式。要知道六姑娘可比雨澜还大一岁呢,如今竟然还没有出嫁?
那不是已经十八岁了?这个时代十八岁再不出嫁,那婆家可就不好找了!
二太太就笑道:“一晃几年不见,莲姐儿都长成大姑娘了,真是女大十八变,你瞧瞧着模样、这身段、这腰条,真是随了咱们老杨家!”
六姑娘本来就有些拘谨,二太太这一打趣,她立刻羞得脸色通红,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雨澜就在一旁抿了嘴笑:“二婶,瞧您,把六姐姐都给吓着了!”雨澜虽说是小字辈的,可是这所有的女眷之中,她的地位最高,所以她出头给六姑娘解围也算是合适。
二太太就掩袖而笑,冲着雨澜道:“我的错我的错!我本来就是个粗鄙之人,还以为个个都像侄女一般,不怕我打趣呢!”雨澜立刻娇嗔不依,“二婶见了六姐姐就不疼侄女了,我可不依!”众人都跟着笑起来,尴尬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