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权势滔天 第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世家与皇家之间的暗涌,在景成帝在时还能有所压制,可如今一个年幼又毫无根基的皇帝又如何能牵制住世家,只怕世家只会越来越猖狂。
  身为皇家女子,太平盛世时便是这江山锦绣上的一抹红,点缀两笔图个赏心悦目。逢乱世,便如这林间一片叶,若是只叶一片,无依无靠,遇风便会落在地面任人践踏,只有卯足力气牢牢长在树枝上,藏于密林中才能得以保全。
  苏思朗便是淑惠长公主要寻的树,苏家才是真正能够助力的林,为她、为皇家挡一挡风雨。
  淑惠长公主摸了摸渝平的脸,开口安慰道:“我已十六,本就到了适婚年龄,嫁谁不是嫁,这京中的男儿中,苏思朗已算翘楚,也不算太委屈。”
  贺攸宁知道这些话并不是长公主为了宽慰她编出来的假话,苏思朗比京中其他勋贵家的男子好上太多,手中又有实权,也算难得。
  只是苏思朗是个风流的,若他只是个下属,贺攸宁自然不会对其私生活有何要求,可若成了姐夫,那些桃色传闻便成了根刺,惹得贺攸宁不舒坦。
  “可是苏思朗自己求的恩典?”贺攸宁有些不死心,还想着苏思朗能浪子回头。
  淑惠长公主摇了摇头,手上不自觉地拨弄起绣绷,“是我向父皇替的,父皇起初也是不应,但还是拗不过我。”
  自从景成帝要变革教育制度,世家便处处使绊,但却还没到要靠公主联姻才能获得支持的地步,对于淑惠长公主的想法,贺攸宁始终无法接受。
  “何以到这种地步?”贺攸宁的语气带着几分焦急。
  平宁长公主不甚在意地摇了摇头,说到:“你一直是个聪慧的,不用我说你心里必然明白。”
  贺攸宁知道,苏家在朝堂上一直明哲保身,京中京外皆有子孙为官,虽大多官职不高,但若用得好,确是一把好刀。
  苏太公最是老谋深算,因此让他来为嫡孙求娶皇女时绝无可能。
  景成帝赐婚,看似依了淑惠长公主之意,实则不过有个借口好堵苏太公的嘴。皇女屈尊求旨,已是天大的颜面,苏太公讲求体面,绝不会再推辞。
  见贺攸宁半晌不说话,淑惠长公主笑了笑,说到:“你也不必为我伤心,我对苏思朗并无什么感情,自然不会羞于颜面。他虽风流,可身为苏家的嫡子也不是个头脑简单的,此次婚事能成,他与苏家绝对有其用意。”
  事已至此,贺攸宁心中也知晓淑惠长公主的用意,再多劝也是无用,难道还能让已逝的景成帝收回成命吗,只是不免要多叮嘱几句。
  “阿姐,苏太公此人城府颇深,父皇在时只是作壁上观,眼瞅着其他世家抱团,苏家上上下下被他管得像铁桶一般,苏家官员皆只管好职责之事却不参与朝廷争斗。”
  “再看这朝中局势,按理来说,苏家这样奉行明哲保身之道的最遭人恨,可却让人找不出一丝纰漏。“
  “能抽身于世家和皇权的角力,这样的世家,绝非是一场联姻可以笼络得住的,苏思朗虽为苏家嫡子,但未必能让苏太公乃至苏家上下都成为朝廷的一把利刃,只怕用不好还要伤其自身。”
  淑惠长公主听言,拍了拍妹妹的手,宽慰道:“你放心,阿姐心里有数,妹妹记住,若有一日,世家与我们到了兵刃相见的地步,要记得还有姐姐在。”
  贺攸宁摇头,实在无法接受自家长姐这般委屈自己,看着眼前的绣绷只觉得讽刺,转身便要告辞。
  却听淑惠长公主从背后叫住自己:“阿宁,我知道你刚回宫,对有些事难免怀疑,但是听阿姐一句劝,别查了好吗?”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却让贺攸宁猛地停住脚步,不可置信地回头,“今日阿姐同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说的是这句话吗?”
  作者有话说:
  喜欢的小可爱给个留言呗,哭哭
  第11章
  贺攸宁只觉自己处在一团迷雾中,周遭之人各个都有事瞒着她,这种局面失去控制的感觉并不好。
  面对贺攸宁的质问,淑惠长公主只是低头,下意识摩挲着衣摆上的绣花,不敢去瞧贺攸宁。
  贺攸宁长叹一口气,看着窗外惊起的飞鸟,半是不解半是无奈道:“阿姐一直留意着我,是以我一去太医院阿姐便得到消息了是吗?”
  淑惠长公主不知该如何解释,神色几番变换,又似恳求般唤贺攸宁:“阿宁,你是知道的,我不爱管着事,若非逼不得已绝不会叫人打探你的行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